来源:国防科工局网站 作者:国防科技工业
“蛟龙”探海、“嫦娥”奔月、首艘航母试水、新一代战机初航等等,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告诉我们,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增强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国防科工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在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使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大幅提高。据悉,全行业专利申请连续6年以30%的增幅快速增长。2011年,全行业申请专利达23262件,其中发明专利占64.8%,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有效专利持有量32798件,其中发明占36.7%。有3家军工集团公司进入中央企业有效专利排名前10名,有8家进入前30名。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首获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获得第110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国际发明银奖。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制度仍不完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拥有量尚不能满足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部分军工单位知识产权意识仍较薄弱,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相关服务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知识产权制度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充分认识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制度,增强军工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大力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基础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质量和效益,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协调、规范、管理以及服务的职能,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建设,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加强国防科研计划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和国防科技平台建设与运行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专利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军工企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专利的合理布局以及技术秘密的有效保护,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同时加大知识产权转化力度,将知识产权积极推向市场,实现商品化、产业化。
当前,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迫切需要强化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工作。国防科技工业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军工集团、企事业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继续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认真落实《国防科工局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以发明专利的排头兵为榜样,再接再厉、扎实工作,让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再上新水平,为提升军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军工核心竞争力,助推军工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